上一篇我們介紹了啃咬咀嚼的重要。
我們能想像,食物停留在嘴巴裡咀嚼啃咬所經歷的時間,與狗狗的健康有很大關係。狗狗的牙齒和我們的構造很不同,我們能想像這樣的構造在演化下,生存下來了,也表示牠們需要相對應的活動,也就是啃咬。然而,不代表越硬的食物越好,因為也可能會傷害到牙齒,進而造成身體狀況。
如果我們能想像,這件事的重要,便可以在生活中更加留心,找到許多可以提供狗狗咀嚼啃咬食物的機會。
接下來我們要來介紹在「品嚐」這部份的食物選擇。市面上有各種狗狗食物可以挑選。我們可以因應自己要和狗狗做的訓練或者安排活動,來選擇不同的質地。這麼一來,狗狗就能擁有更多「食物」的感官回饋。
肉泥/食物泥
泥狀的食物,可以搭配一些塞食物的玩具,讓狗狗可以舔舔與啃啃,這樣過程可以吃到肉泥,也可以讓狗狗啃咬。不過,請留意,比起舔,狗狗更常用啃咬吞嚥的方式進食。因此,當我們提供食物給狗狗時,我們需要留意到,狗狗除了舔以外,對牠來說,是不是能夠在想要啃咬的時候,方便啃到。因此,如果你要準備像是舔食墊,請挑選洞大一點的,狗狗有多時間被提供可以啃咬咀嚼進食的食物。
在進行豐富化的活動時,我也常使用肉泥或食物泥(如地瓜、白飯、肉混成),因為這有時候可以黏在高一點的東西上,這樣狗狗就可以低頭聞聞,也可以抬頭伸展脖子,做各種身體拉展。
泥狀的食物,也比較多水分,因此在狗狗進行嗅聞的食物,也更加容易成功。所以如果你有一隻進行嗅聞遊戲比較沒有信心的狗狗,你可以從肉泥開始,幫助狗狗容易嗅聞及吃到。容易成功,也幫助他們開啟信心。
訓練零食類
在訓練的考量來說,短暫時間,例如5-15分鐘,重複幾種不同的練習內容,反而比一樣的練習做上半小時來的更容易讓狗狗記憶以及保持動機。在這樣的狀況下,因為食物會在短時間裡給的比較密集,頻率較高,所以,我們會避開太大塊需要啃咬咀嚼或者太乾、太硬的食物。
我喜歡用有彈性且容易剝成小塊小塊、香噴噴的零食,這麼一來,不用擔心狗狗吃太快噎到。太容易掉屑屑的也不合適。
我經常建議飼主在挑選訓練零食的時候,可以隔著包裝摸摸看零食,看看是否有彈性,是不是徒手就可以剝開的。以訓練零食來說,小型犬到大型犬每次一片零食提供的大小,我會建議是0.3~0.8 平方公分,高度/厚度扁扁的就可以了。
如果這個零食,你認為自己徒手剝不開,或者很吃力才剝的了,或許,就不適合拿來當訓練零食。此外,除了市面上購買的零食,在訓練時,我也經常準備水煮的蛋白質,以質地來說,心臟類、肺臟類都是很合適的食物,水煮後,剪成丁狀,也不容易掉屑屑。一般來說,瘦肉也比帶油脂更加合適,因為,手拿起來比較不會因手溫度而出油。
我經常水煮後,切成丁狀,分裝在矽膠製冰盒裡。需要的時候,拿一塊出來烤箱加熱或者放在鍋子裡乾炒一下,回溫就可以使用。
嗅聞遊戲搭配的零食:以氣味重的為主,大小則不拘,因為狗狗可以嗅聞探索找到各種食物也是樂趣呢!
肉乾、乾燥內臟或冷凍乾燥肉塊
這一類的食物,因為蛋白質成份高,烘乾後也容易保存,是許多狗狗都喜歡的食物。不過因為比較乾比較硬,不適合直接拿來做訓練零食,適合用在嗅聞活動,因為味道重,都會讓狗狗很有興趣。將零食撕成一塊塊,佈置好環境,藏在之中,也讓許多狗狗對嗅聞活動更起勁。
另外,這一類的食物,也是我會在某些時候訓練時,特別會使用的,像是,交換練習。如果飼主擔心狗狗撿到危險不能讓狗狗吃到嘴裡的東西,我則希望飼主可以拿出這樣很香的食物提供好幾塊給狗狗,幫助狗狗願意跟飼主交換牠口中那個看起來很可疑的紙袋或食物。
我自己的狗狗福福,喜歡的一款零食,是鹿肺。有時候,我會讓牠聞一聞後,將牠隔在門外,快速藏在房間某一處,開門讓牠依照剛剛所提示的(聞到的味道),找到鹿肺。這不限於這類食物,其他零食也可以這麼做,不過,這類的食物很香,因此,狗狗也比較容易有動機,也容易成功。
烘烤餅乾類
這一類我也會認為是讓狗狗做嗅聞活動時提供,或者,單純在睡前給個小點心。不過,若是你想使用舔食墊,幫狗狗凍一個小點心,也可以加入。許多狗狗偏好蛋白質成份高的食物,因此,不會特別想吃小餅乾。如果要提供餅乾類,我經常希望主人留意到,能找看看是否有蛋白質成份的。或者,提供小餅乾可以給少一點,而另外準備些有蛋白質成份的。
我自己給狗狗小餅乾類的時機,也多數會用在嗅聞遊戲、佈置環境。我們是否能捨去這一類的食物,而單純用肉乾呢?我自己的看法是,如果我們的目標是,盡可能提供狗狗更多的選擇,在食物上提供變化,給他們,那麼,我認為,不需要捨去這類食物,但需要給少量。
我有一陣子會自己烘肉乾給狗狗吃,當時就發現這些食物原本有水分的時候,很大一塊,乾燥完卻變得非常小塊。這很需要留意,因為體積變小很多,我們很容易不小心給過量。想像一隻紅貴賓,一天吃下兩片薄薄的雞胸肉乾,可能不多,但如果加水還原,你就會發現狗狗吃過量,這同時也可能造成腎臟等身體負擔。因此在後期,我就比較不會特別將肉烘到全乾,而是採取與其他食物混和後,烤熟分成小份。
例如:我很常幫我的狗狗做的其中一個會是
蛋白質+地瓜/南瓜,桿平後拿去烤熟,變成一片一片的零食,可手剝來做活動。想要加入一點健康的好油脂,例如亞麻籽(粉)也可以。

- 罐頭/餐盒
罐頭質地,也可以混上一些餅乾。這樣不同的質地混合,有時候也幫助狗狗適應,在未來可能也更容易讓你塞進一點膠囊,讓狗狗順利吃藥。
我新來的狗狗-潤潤,據說在收容所時,非常難餵藥,牠總會挑出來。因此,來到我家後,我就將這件事放入計畫。我開始會提供不同的罐頭/餐盒,確定牠會吃,且很開心毫不猶豫地吃下去後,就加入自己在藥局買的空膠囊(買小號的)。幾次下來,我就可以加入真正的藥膠囊了,目前餵過益生菌。一開始牠的耳朵發炎時,我也能順利將藥(膠囊)塞進罐頭裡。這樣的食物,帶有水分,往往比較香。
- 冷凍乾燥的蔬菜:
這部份也能提供狗狗更多食物的變化。如果你的狗狗是小型犬,或許牠不能吃下太多蛋白質,有些啃咬的牛肉捲也太大塊,你擔心狗狗噎到,我認為這樣的蔬菜也可以提供讓狗咀嚼啃咬的機會。我自己雖然開始不會特別烘肉乾,但我仍然推薦大家可以烘各種蔬菜。烘完後打碎,也可以保存比較久,拌在狗狗的正餐裡。或者不打碎,留原型,也有許多狗狗願意吃。水果,則是少量。

- 肉鬆:
許多主食是飼料的狗狗,我經常會認為他們能吃到的多數食物,都過於單調,可能不像鮮食或生食那樣,有些水分、也能有多些口感,在味道上也沒有「鮮美」。不過,我能理解,如果讓狗狗主要吃飼料,對許多飼主來說,是比較便利的選擇,無論是保存上、營養上或準備等考量。
如果主人能在飼料上,加入一些食物,讓正餐變得香一些,也更「值得」狗狗吃。除了加入新鮮的食材,肉鬆或者烘乾的蔬菜這類零食,也是我認為購買後保存方便的食物。
提供狗狗各種食物的原則為,多種類嘗試,但每一次都是謹慎並少量地提供。
吃零食這件事,人們常見的疑慮與注意事項有:
- 挑食:
狗狗吃了零食,就反而不吃正餐。
這部份我們可以更仔細思考,是不是正餐跟零食的美味度有很大的差距。
以正餐來說,我也經常認為,我們需要提供更有變化的食物給狗狗。
因為狗狗也是非常注重鼻子聞到的味道以及嘴巴嚐到的味道,吃到不同的食物,在腦袋裡也會產生不同的作用,好像一樣都是蛋白質,雞胸和雞腿的口感也不太一樣,油脂或者其他營養成份也不太相同,所以,我們能想像,這對狗狗也是不同的事情。另外,則是,吃的零食的量。如果狗狗吃的零食量瞬間很多,也自然不會有空間塞下更多其他食物,尤其是相對不好吃的食物。
多樣化的食物,也能促進狗狗接受更多不同的食物。因此,除了正餐以外,我們能留意到提供狗狗的零食,變化跟差異感覺很多,我也更推動人們來研究更多零食,這麼一來,我們可能可以增加一些食物變化,在一些訓練上,也更能讓狗狗有動機改變行為,助於學習。
- 不健康(量):
在挑選零食上,有幾個要留意的是,食物的成份。如果您挑選的是市面販售的狗狗零食,內容物原則上不會有致命的成份,不過,在狗狗吃的內容上,雖然狗狗也能消化一些澱粉,但在狗狗的傾向以及對食物的需求來說,我仍然建議,蛋白質程度要多一些的。因此,一般來說,小饅頭類的食物,我留意到裡面大多不太會有蛋白質成份,也可能過甜,是精緻澱粉。
另外,容易有健康疑慮的食物,是肉乾。這些年人們開始熱衷自己烘肉乾,或者,買肉乾。如果你有自己烘過,你會特別留意到,烘乾水分抽離後,這些肉乾變得很乾很薄。因為體積變得很小,我們在餵的時候,可能忘記原本這些肉的大小,這麼一來,狗狗可能短時間已經吞下了過量的肉。如果考量狗狗原本已經有挑食的狀況以及健康問題,我確實認為,我們需要這樣的問題解決了,才能放心提供狗狗更多選擇。
**
提供給狗狗別於飼料以外的食物,確實是有許多風險,也總是讓飼主感到卻步。這確實非常不容易!提供上述的分享,我並非否定了「我們應該要嚴格把關狗狗所吃到的東西」,也不是忽略了「單純的飼料為狗狗健康帶來的保險與益處」,不過,我總認為,我們仍然在這件事上,有很大的彈性與選擇(食物的選項與提供的量與方式),只要多用心理解,小心謹慎地嘗試,能提供給狗狗的總和,會變的更多。
我們總說自己很愛狗,狗狗很愛吃,那麼,在吃這件事上,想久一點,多想一點,多在乎一點,也能找出自己安心嘗試的方式。當然,與您的獸醫討論更多食物的可能,也會更貼近您和狗狗的需要。